云笔记
生活
美食养生
求职招聘
新闻
时光记忆
恋恋爱
科技
电脑
手机
其他
文化
读书
历史
心得
艺术
汽车
旅游娱乐
NBA
自驾游
徒步骑行
明星八卦
旅了个游
搞笑
游记攻略
美景分享
随手拍
城市风光
英语
英语家园
英语学习
每日一句
夜读听书
搜索
快捷导航
登录
注册
ဆ
热搜词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英语
+关注
+发表新主题
一部奇特的电影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1-3-11 21:17:56
|
英语家园
|
0
1145
ethan.wu
当前离线
积分
21790
窥视卡
雷达卡
ethan.wu
7012
主题
7019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积分
21790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3-11 21: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悟00000空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近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破了50亿元人民币,仅次于《战狼2》的56.8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也是最快速度奔向50亿的电影。
这是一部奇特的电影,观众前半部分笑得前仰后合,后半部分哭得东倒西歪。前半部分基本上是情节串起来的小品集锦,后半部分揭示了母爱的深沉、伟大、无条件、无怨无悔,触动了大部分人的心弦。
另一个奇特的现象的是,不少子女带父母去看这部电影,前半部分,大家一起笑;看到后半部分,子女哭得稀里哗啦,父母却莫名其妙。
估计那些父母并不是铁石心肠,而是没有看懂。这也不怪他们,因为这个电影有一个烧脑的转折,需要警醒一点才能发现。然而因为前面一大半都在搞笑,父母以为在看小品,很放松,等到这个转折出现的时候,就来不及反应,再往后就跟不上了。看看左右哭倒了一大片,不知为什么,倒成了一种悬疑。
我的一个姐姐看完电影后奇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哭,嘱咐我去看这部电影,然后告诉她我的反应,有没有哭,如果哭了是为什么哭。我告诉她后,她明白过来,非常感动,总结得十分精妙:“女儿要让妈妈更高兴,妈妈要让女儿明白妈妈真的很幸福,母女情深!”
1
“我未来的女儿,
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
2001年,贾晓玲刚考上大学,考上的是成人教育,但是为了让母亲高兴,她假造了省艺校的录取通知书。母亲李焕英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庆祝宴席,邀请了所有亲朋、好友、老同事,结果造假被当场揭穿。母亲虽然很扫兴,却并不生气。宴席结束后,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她有说有笑地回家。她和母亲讲将来她会怎么怎么有出息,怎么怎么孝敬她。
“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肯定的。”
“那你得等我。”
母女俩聊得入神,侧面一辆大卡车撞来。
贾晓玲十分内疚、悲痛,“你说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自己长得不好看,成绩又不好,相比母亲的老同事王琴的女儿(美国名校毕业、好莱坞导演、月入八万),自己弱爆了,一无是处,一无长处,从来没有能让母亲为她感到骄傲、自豪、高兴。
痛不欲生的贾晓玲恍恍惚惚地掉了下去,掉到了1981年母亲工作的化工厂。那个世界里,母亲李焕英还是个花季少女。贾晓玲冒充李焕英的表妹,开始了灵魂救赎之旅。为了让母亲高兴,为了改变母亲的命运,她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撮合母亲和厂长儿子,阻止母亲和自己的父亲领结婚证,哪怕那样做会把她自己“消灭”。
我看到贾晓玲和李焕英两人吃饭喝酒说“下辈子咱俩必须得做母女”时,就哭了。这个也许不算,因为我对所有有关前世来生的情节都会很伤感。但是再看到那个转折就彻底泪奔了。
贾晓玲摸着李焕英帮她补的膝盖上的卡通补丁,和张江、冷特讲她妈妈的故事,大致是说,我妈以前不会补衣服,总是把我裤子上的补丁补得很难看,我穿到学校被同学嘲笑。后来我妈就学绣花,会把补丁补成一个可爱的卡通动物,同学们都很羡慕,云云。
说着说着,摸着摸着那个卡通补丁,贾晓玲忽然想到,1981年的李焕英应该还不会补成卡通动物啊,“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呢”,想着想着,她终于明白,1981年世界里的李焕英也是从2001年穿越回来的。
电影随后做了倒叙,在贾晓玲之前,李焕英已经穿越到了厂子,看到贾晓玲从天上掉下来时,她冲过去想接住她,叫着“阿宝……”;在工厂医院,李焕英等不及医生给她处理伤口就出来给贾晓玲解围,认她为表妹;两人吃饭喝酒那次,贾晓玲喝得酩酊大醉,李焕英背着她回家,口里说“阿宝,妈妈背你回家……”
总之,电影做了一系列的交代,李焕英比贾晓玲先穿越到1981年的世界,从一开始就知道一切。
但是她没有说破,配合着女儿“高兴”,帮助女儿完成这灵魂救赎之旅。贾晓玲对李焕英说,我会相面算命,你将来的女儿很漂亮,很有出息,美国名校毕业,好莱坞导演,每个月赚八万块钱。李焕英就说,“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
好几次贾晓玲提到这个话题,李焕英总是告诉她,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
有一次,李焕英、贾文田(贾晓玲的父亲)、贾晓玲三人坐在一起聊天,贾晓玲问贾文田,你以后想要一个儿子还是女儿?贾文田说,我想要一个儿子,因为儿子随妈,好看,女儿随我,就麻烦了。李焕英赶紧说,女儿像你也挺好的啊。
总之,在1981年的世界里,李焕英抓住每一个机会,向贾晓玲明示暗示:
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长相不重要,有没有钱不重要,有没有出息不重要,她是什么样,我就接受她这样,喜欢她这样,她无需为我改变。这辈子有你这个女儿,我很高兴,我的人生很幸福,你不必愧疚,你好好生活。
电影又加了几个李焕英含辛茹苦抚养贾晓玲从小到大的经典片段,加强这层意思,无条件的、无怨无悔的母爱。
2
好好地道别
贾晓玲醒悟过来,1981年的李焕英是从2001年穿越回去的李焕英,正是弥留之际的母亲的灵魂,在尽最后的努力,帮助自己解开心结、救赎灵魂。
贾晓玲大哭,一路狂奔到李焕英的宿舍,推开门,李焕英背对她坐在窗前,白晃晃的光从窗外照进来,像是天堂的召唤。李焕英慢慢转过身,贾晓玲扑过去,跪在膝前,大哭:“妈妈,你不要走……”李焕英泪流满面。母女俩的灵魂在这1981年的世界里真正相聚了,放下愧疚、遗憾,断舍离,好好地道别。
多少子女梦想着有这样穿越时空、好好道别的机会,交通事故,急病身亡,各种生命嘎然而止的场景,留下多少永远不能愈合的灵魂。这个电影就是贾玲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之前的同名小品已经演出一段时间,十分感人。
像贾玲这样的故事很多。有一个朋友,出来打拼,还没来得及接父母来城市,父亲一个小病,在农村医院被误诊,很快去世,连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和贾玲的母亲年龄差不多,五十岁不到。后来这个朋友“大富大贵”了,然而越是富贵,越是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来他在老家投资了一所医院,希望别人的父亲不再被误诊,能享尽天年。
除了做慈善,另外一种化解方法是搞艺术创作。
任正非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也十分感人——
“一个普通的早上,妈妈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老任从伊朗一路赶回去,深夜才到。母亲早就没有神智了,用机器维持着生命。“我看了妈妈最后一眼,妈妈溘然去世。”
“1995年,我父亲在昆明街头的小摊上买了一瓶塑料包装的软饮料,喝后拉肚子,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老任回忆和父母生活的片段,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家人相依为命,挣扎着活下来。文章最后写道: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爸爸,妈妈,千声万声呼唤你们,千声万声唤不回。逝者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前行。”
贾玲也是通过艺术创作化解这种愧疚的心结,并将其升华。子女往往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父母没有享到自己的福,对不住父母。但实际上,父母最大的心愿是子女健康快乐。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之类的话只是嘴上这么说说而已,或许是几千年宗法社会的遗毒。而且,光什么宗、耀什么祖呢,除了孔子等极少数的家族,一般人谁还记得曾祖父是谁呢。光宗耀祖不是父母真正的心愿,至少不是母亲真正的心愿(父亲兴许不好说)。
3
自私的基因,伟大的母爱
母亲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长久久地活着,有没有出息并不重要,如果没有出息也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长久久地活着,那为什么要有出息呢?至于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那也是不重要的。社会是社会,人类是人类,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就算是军国主义洗脑最厉害、最成功的二战期间的日本,征兵时,母亲还是痛哭流涕,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入伍。
母爱是“自私的基因”得以繁殖、拷贝自己的最重要的力量。
老子把母亲跟“道”放在一个并列的位置,《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大德曰生”,恰如其分。
《自私的基因》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76年。《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主要观点正好就是书名。道金斯认为,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承载体,只有基因才是永恒的,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且,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基因是无所不为的。
按照该书的观点,伟大的母爱不过是自私的基因的自私的安排,当然如果把这种自然规律定义为“伟大”,那么母爱还是伟大的。
母亲为了后代所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的确十分伟大。动物世界有不少感人的故事。
章鱼妈妈产卵后守护在卵旁,用吸盘将卵弄干净,并不断喷水、搅动,一直到4-8周后小章鱼孵出。章鱼妈妈精疲力竭死去。
大马哈鱼的母爱不仅感人,甚至到了吓人的地步。大马哈鱼的妈妈产卵后就守在一边,等着被孵化出来的小鱼吃掉,剩下一堆骸骨。
相比于累死、被吃掉,忍受一个平庸的丈夫、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似乎不足挂齿。在1981年到2001年这改革开放的黄金20年,贾文田似乎没有任何建树,贾、李两人属于“贫贱夫妻百事哀”,至少和南下深圳闯荡、混得风生水起的沈光林(厂长儿子)、王琴夫妇没法比。
贾晓玲也觉得母亲太可惜了,穿越到1981年的世界后,她挖空心思要让母亲和沈光林恋爱、结婚,改变母亲的命运。但是李焕英还是和贾文田领了结婚证,情急之下,贾晓玲把结婚证撕了。然而李焕英还是坚决要和贾文田结婚,她说,我的生活很幸福,眼中却泪光闪闪。
4
以爱的名义
很多母亲维系着婚姻,就是为了孩子。李焕英估计也是这样。但是这对孩子未必是件好事。维系不美满的婚姻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前提条件,一是母亲不要离间、破坏孩子和父亲的关系,二是母亲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不幸是孩子导致的,不要对孩子说,妈妈受这么多委屈都是为了你。
实际上,这完全是她自己的选择,而且很多时候,这种选择并不是为了孩子,而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走出婚姻、独立生活的勇气。
奥巴马、马斯克的母亲都是单身妈妈,孩子教育得不是很好嘛,简直不能更好了。
觉得自己是导致母亲不幸福的孩子往往人格发展受阻,自责、愧疚心理太强,为了平衡,产生了远超自己能力的责任感、英雄主义情结,自己的感情、婚姻也不会太顺利,一辈子都过得很辛苦。
如果母亲对婚姻不满又走不出去,那么或许应该认命。贾晓玲带着20年后的所知所觉回到20年前,也没能改变母亲的命运。或许这就是命吧,认了吧。这显然就是李焕英的应对方法。
正如电影片尾曲《依兰爱情故事》所唱的那样:“啥人儿啊就啥命儿啊,咱俩就凑一对儿吧”“我活着是你的人儿啊,死了是你的鬼儿啊唉”。
不过这个歌唱的是一个长相平平有点自卑的东北男人爱上“老妹儿”,终于追求到“老妹儿”,结婚生女。婚后,“老妹儿”天天出去打麻将,最终跟别人跑了。后半段依然唱着“月亮它照墙根儿啊,我为你唱小曲儿啊,看你睡啦,我心里美滋味儿啊”,只是对象变成了女儿。“小妮儿啊,我宝贝儿啊,看来咱俩才是一对儿啊。”
对婚姻不满的父母往往把儿女当替代,多么悲哀。绝大多数的婚姻都不美满,现代社会自由恋爱的婚姻似乎比以前父母包办的婚姻成功率更低。人有了选择伴侣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有了选择伴侣的能力。但愿以后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帮到人类,多少人间悲剧可以不必发生,善莫大焉。
你健康快乐,好好活着!
不少专业人士评论,贾玲作为一个导演,还是比较稚嫩,这个电影拍得也比较稚嫩,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惊人的特效,没有深刻的美感。
然而,它的确感人,直击人心。贾玲通过这个电影纪念母亲,化解心结,救赎灵魂;多少观众在泪眼婆娑中也得到同样的救赎、升华。
不要愧疚,不要遗憾。妈妈唯一的心愿就是:你健康快乐,好好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新帖
回复
楼主新帖
【每日一句英语】2022-08-09
start from scratch
周老师,你救人的样子真帅!
怎样更生动地讲解瑜伽体式?
【夜读】人豁达了,再难的事也会变顺
24小时热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